鋼結構工程涉及的區(qū)域普遍,技術難度大。在應用推廣時,需要符合我國和行業(yè)標準和規(guī)范。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重視鋼結構工程技術階段的施工,組織質檢小組培訓,及時總結工作實踐和應用。高等院校、設計部門和建筑企業(yè)應加快培養(yǎng)鋼結構工程技術人才,采用成熟技術的鋼結構推廣CAD。群眾性學術組織應配合鋼結構技術的發(fā)展,普遍開展學術交流和培訓活動,并在近期內積提升鋼結構設計、生產和施工安裝技術的整體水平。
根據安裝順序和工藝要求,鋼構件的預制和組裝應在鋼平臺上進行,以確定焊接質量。
型鋼拼接法蘭盤拼接接頭與腹板拼接接頭之間的距離應大于200毫米。翼緣板拼接長度不應小于板寬的2倍;腹板拼接寬度不應小于300毫米,長度不應小于600毫米。
為了便于焊接,確定焊接質量,盡量將立柱上的增加筋板、連接板、墊板和梁(梁)以及橫梁按施工圖尺寸成對焊接在地面鋼平臺上。
鋼平臺上的預制鋼構件應按照施工圖紙和規(guī)范的要求進行制作和組裝,并應考慮現場安裝的工藝性和安裝尺寸的變化。
鋼結構有三種連接方式:焊縫連接、螺栓連接和鉚釘連接。
1、焊接連接
焊接連接是利用電弧產生的熱量將焊條和焊件局部熔化,冷卻后凝結成焊縫,從而將焊件連接成一個整體。
優(yōu)點:不削弱構件截面,節(jié)約鋼材,結構簡單,制造方便,連接,密封性能好,在條件下易于采用自動化操作,生產速率還不錯。
缺點:由于焊接溫度高,焊縫附近的鋼的熱影響區(qū)可能是一些零件的材料變脆;在焊接過程中,鋼材受到高溫和冷卻的不均勻分布,導致焊接殘余應力和結構的殘余變形,對結構的承載能力、剛度和使用性能有相應的影響。由于焊接結構的高剛度,局部裂紋很容易擴散到整體,特別是低溫下的脆性斷裂;焊接接頭的塑性和韌性較差,焊接過程中可能出現缺陷,降低疲勞強度。
2、螺栓連接
螺栓連接是通過螺栓將連接器連接成一個整體。螺栓連接分為普通螺栓連接和螺栓連接。
優(yōu)點:施工工藝簡單,安裝方便,特別適用于施工現場安裝和連接,易于拆卸,適用于需要拆裝的結構和臨時連接。
缺點:裝配時需要在板材上鉆孔和對孔,增加了制造工作量,要求制造精度不錯;螺栓孔還會削弱構件的橫截面,并且被連接的構件通常需要相互重疊或添加輔助連接板(或角鋼),因此結構復雜且鋼材昂貴。
3、鉚釘連接
鉚釘連接是一端帶有半圓形預制釘頭的鉚釘,燒紅后快插入連接件的釘孔中,然后用鉚釘槍將另一端鉚入釘頭中,使連接緊固。
優(yōu)點:鉚接傳力,塑性和韌性好,質量易于檢查和確定,可用于重型結構和直接承受動載荷的結構。
缺點:鉚接工藝復雜,制造成本勞動強度大,已基本被焊接和螺栓連接所取代。
怎么區(qū)分重鋼結構和輕鋼結構:
1、車間起重機起重量:25噸以上,可視為重型鋼結構。
2、每平方米鋼材消耗量:大于等于50KG/M2,可視為重型鋼結構。
3、主要部件的鋼板厚度:10毫米或以上,使用較少的輕鋼結構。
4、此外,還有一些參考值,如每平方米成本、大構件重量、大跨度、結構形式、檐高等。當判斷廠房是重鋼還是輕鋼時,這些可以提供經驗數據。當然,現在許多建筑既有輕鋼又有重鋼。然而,其中一些可以說是重型鋼結構,如石化工廠設施、電廠建筑、大跨度體育館、中會展中心以及高層或高層鋼結構。
5、事實上,在我國規(guī)范和技術文件中沒有提到重鋼。為了區(qū)分輕型建筑的鋼結構,將一般鋼結構稱為“普鋼”可能愈適當。由于普通鋼結構的范圍很廣,可以包括各種鋼結構,無論荷載大小,甚至包括輕鋼結構的許多內容,所以《輕鋼結構技術規(guī)程》只根據其“輕”的特點規(guī)定了一些較為具體的內容,范圍只限于單層門式剛架。
6、輕鋼也是一個模糊的術語,一般可以有兩種理解。一是現行的《鋼結構設計規(guī)范》(GBJ17-88)中一1章“圓鋼和小角鋼的輕鋼結構”,是指由小于L45*4和L56*36*4的圓鋼和角鋼制成的輕鋼結構。在鋼材短缺的年代,主要用于不適合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小型結構,但現在基本上還沒有采用,所以中鋼結構設計規(guī)范的修訂基本上趨于取消。另一種是《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(guī)程》中規(guī)定的單層實腹門式剛架結構,具有輕質屋頂和輕質外墻(也可有條件地使用磚石外墻),其中輕質主要是指外殼由輕質材料制成。由于前者很快就被取消了,現在輕鋼的意思主要是指后者。
7、可以看出,輕鋼與重鋼的區(qū)別不在于結構本身的重量,而在于圍護材料的重量,以及在結構設計理念上的一致性。